人,閑一點是福氣;太閑,就會變成一場災難。
《菜根譚》中說:“人生太閑,則別念竊生。”
當我們無所事事的時候,內心的雜念便會悄然滋長。
看著伴侶覺得像是變心,看著孩子像是學壞,看著朋友像是刻意疏遠。
俗語講,無事則生非。生活中產生的很多痛苦和抱怨,往往都是因為太閑。
太閑,會毀掉一個正常人。
從前有一對夫妻,相濡以沫很多年,日子雖然過得辛苦,但是也很幸福和睦。
有一天,丈夫興高采烈地回家,告訴妻子,說自己買彩票中了一千五百萬的大獎。
兩個人欣喜若狂,一夜無眠。
第二天,兩個人都辭掉了工作,打算從此游山玩水,不再辛苦勞作。
然而逍遙的日子過了沒多久,兩個人就出現了矛盾。
女人閑在家里發慌,在丈夫的鼓動下,學會了打麻將。越打越大,越輸越多。
兩個人因為錢的事情,開始沒日沒夜地爭吵,最后鬧到離婚,曾經的幸福夫妻反目成仇。
有人說,廢掉一個人最狠的方式,就是讓他永無止境地閑著。
故事中的這對夫妻,就是因為太閑,毀掉了自己,也毀掉了家庭。
《勸民》詩云:不見閑人精力長,但見勞人筋骨實。
工作是人生中的一場修行,無事可干、不務正業的人,如果閑散下來,會滋生出很多惡習、壞毛病。
閑人愁多,懶人病多,忙人快活。
人太閑,就會胡思亂想;太懶惰,就會體弱多病。
人總要讓自己有點事情做,精神才不會空虛乏味,身體才不會懈怠無力。
人閑則生事,人忙則無事
沈從文先生說:“我的人生最怕的就是休閑,休閑會失去生活的意義。”
忙碌的生活使人精力充沛,懶散的生活讓人無精打采。
每一個人的時間都是公平的,如何過一天,就如何過一生。
忙碌起來,還哪里有時間傷春悲秋?
忙碌,是治愈一切自怨自艾的良藥。忙碌的人,是最幸福的人。
佛光禪師門下,有一個弟子叫大智,在外游學二十年。
等他回來的時候,看見師父充滿活力,就像他臨走時那般年輕。
他心里疑惑,問師父:“您這二十年過得怎么樣呢,為什么不見您衰老?”
禪師笑了笑:“這二十年,我過得很好,每天講學、說法、寫字、畫畫,和你在外游學一樣開心。”
第二天,弟子們還在睡夢中,禪師已經起床誦經、做早課。早課過后,緊接著為弟子們講經說法。
有閑暇時間,還要練習字畫。從早忙到晚,沒有一刻停歇。
大智問師父:“師父,您整日如此忙碌不覺得辛苦嗎?您年紀這么大了,為什么要讓自己如此勞累呢?”
佛光禪師回答:“我每天這么忙碌,哪有時間變老呢?”
是啊,如果整天做著有意義的事情,就會感覺很充實,自然身心健康。
閑不住的人,根本沒時間變老。
古語有云:“人閑是非多,百忙解千愁。”